标 题: | 《关于推深做细〈乌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 实施方案并2022年行动计划》解读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519Q/2022-01859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政策解读 | |||||||
概 述: | 《关于推深做细〈乌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 实施方案并2022年行动计划》解读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2-03-01 08:47:25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一、文件起草背景
2020年7月,我市及市直三所高中被确定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紧接着,市教育局制定了《乌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年)》;印发了《乌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2021—2022学年工作计划》。经过一年的推动实施,从实际工作来看,推进速度不快、任务完成不充分、效果不理想,需要细化目标任务,继续推动实施,据此,有必要在《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关于推深做细〈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并2022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深做细我市及市直属三所公办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
二、文件起草过程
2021年12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年末全市新课程、新教材专题研讨会,对一年来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三所高中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发言。北京晓羊教育集团刘文江院长对各学校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大家都认为有必要在《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关于推深做细〈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并2022年行动计划》,会后,成立专门的文件起草工作团队,一方面紧密结合并体现《三年规划》,另一方面将已经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其它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予以吸纳,于本月初形成初稿。初稿形成后由北京晓羊教育集团刘文江院长组织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了一些意见建议。
于1月10日提交局党组会议研究讨论,会后进行修改定稿。
三、文件主要框架
全文主要5部分内容: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整体推进思路、具体推进举措、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的有机衔接,发现并有效解决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习评价、资源研发与应用等问题,不断提升乌海市整体育人质量。
第二部分:具体目标
一是点上突破,面上推进;
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实施。
二是理解内涵,一校一策;
准确把握“实施”和“示范”两个关键词,要“一校一策”、“一校一案”,百花齐放。
三是抓好队伍,完善机制。
进一步突出教师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落地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整体推进思路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协调。三所示范校涉及的共性问题要同步启动、同步推进,彼此合作,资源共享,要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探索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切不能有等、靠、拖的思想。
二是实施“项目化工程”。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家做,其余各家坐享其成;而是由一个单位“牵头”,共同建设,重在课例样板与典型经验的发现与定点培养,初具成效后,要组织召开相应项目的现场会,通过观摩研讨活动,由点带面,实现教师全员跟进与有效性的扩延。
第四部分: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实施。包括三个方面:调整完善领导小组、组建具体工作小组、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能职责。
二是实施“项目化”工程,明确具体项目负责人
1.选课走班项目工程
2. 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工程
3. 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工程
4. 新课程新教材培训项目工程
5. 教研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工程
6. 区域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工程
第五部分: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二是做好生涯规划培训,规范学生发展指导;
三是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四是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督导监测;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六是认真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链接 :index.html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