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123”家校共育体 助力“双减”加速提质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519Q/2022-06362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教育局 信息分类: 义务教育
概       述: “123”家校共育体 助力“双减”加速提质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22-08-08 16:20:28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123”家校共育体 助力“双减”加速提质
发布时间:2022-08-08 16:20:28 作者:教育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乌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为引导家长切实承担家教责任,不断提升家长教育水平,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让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积极构建“123”家校共育体,共促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引领 搭建家校共育体

“一核”是指由学校党支部牵头组建多部门参与的家校共育体领导小组,推进家校合作,发挥家校合力。家校共育体领导小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质效导向,做到“三个到位”,党支部搭建协作平台,联手社会力量,组建讲师团,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校共育联动组,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和心理辅导站,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家教网络;家校共育体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双减”政策下的减学生负担不减家长应尽责任,汇聚多方力量,想家长所想、尽学校所能,共商共谋共议共建,实现家校共育实效最大化。

“双课堂”着力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学校着力打造“双课堂”,即“线下课堂+线上家长课堂”。线下课堂主要指现场面授家长课堂,即传统的集中式家庭教育授课,主要以《家教读本》为主要教材,每两月一次,由班主任或家长学校教师集中授课,系统地学习家教基础理论。此外,根据家长学情需求或“线上家长课堂”学习情况,邀请家教专家由家校共育体统一组织专题性培训活动。

图片

家长和孩子观看线上微课。(摄影:陈洋)

“线上家长微课堂”,也称“五微”课堂,包括微专家讲座、微经验介绍、微经典语录、微答疑解惑、微亲子活动。邀请在家教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或专业人员组建讲师团,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或充分利用乌海市教育资源云平台为家长推送相关专家的“云课堂”,促使家长在家教方面理论和实践“双提升”。

为了使“微课堂”更加贴近家长的需求,家校共育体常态化开展调研活动,汇总家长在育子过程中遇到的“成长共性问题”,并把有丰富育子经验或孩子已非常优秀的教师或家长聘请为讲师,在微课堂“现身”说法,介绍自己遇到“成长共性问题”的预防措施或应对方法。目前,每个年级已有16位家长被聘任为年级讲师,6位教师、家长被聘为学校讲师。家校共育体已把家长的“微经验介绍”汇编成《育子“途”书》电子书,为全校家长提供学习资料。

同时,学校专任心理教师每日在家长群里分享家教微语录,从“双减”解读、思想观念、育儿金句等多方面分享,深受家长欢迎。目前,共发经典语录近1200条。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讲师团中班主任、专任心理教师了解学生的优势,组成“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三管齐下”心理咨询团队,共同面对有个性问题的家长,帮助家长找到适合“个性”问题孩子的教育方法。

图片

学校开展线下家庭教育讲座。(摄影:陈洋)

“三个”平台协作 家校共育更多元

学校在家长会上,组织家长学习国家“双减”政策,共议学校课外服务内容、时间、方式等,共商减少作业后孩子、家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保障“双减”后学习教育实效不减。

学校还邀请校级家委会成员或有需求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家长全程参与校园生活,使家长零距离全方位地感受学校、教师、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共育的方向性更强。

学校将开展家访活动作为任课教师的一项教育任务,要求教师在家访活动前认真备课,通过家访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个别指导,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发展需求。同时,建立家庭档案,收集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之后统一指导,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海勃湾区第五小学在“双减”政策下,积极探索推动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补齐了家庭教育的短板。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