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乌海市教育局提质扩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519Q/2023-00718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教育局 | 信息分类: | 优化营商环境 | ||||||
概 述: | 乌海市教育局提质扩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3-02-01 16:30:47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乌海市始终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加快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对市、区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与市、区政府和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在2016年三区均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评估验收及国家认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和复查长效机制,由市政府牵头每月调度,以2022年乌达区接收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为重点,带动三区同步开展创建工作,形成市、区联动的创建氛围,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发展。
工作现状:
一是持续强化教育投入。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3.89亿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智慧校园建设、实验室改造、信息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显著缩小。
二是持续强化教育公平。乌海市全面规范小学、初中招生,大力推进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建立“掌上办”小程序,实现入学(入园)申请材料全部网上提交、系统自动查验审核,网上一次办理,彻底解决学生家长彻夜排队领号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乌海市区域建设规划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2019年以来新改扩建及回购幼儿园12所,开展无证园专项治理,关停3所幼儿园。截止目前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率5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9%,“入园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全市撤并34所中小学校,将部分生源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闲置的学校进行整合撤并或将部分单设小学或初中的学校改为九年一贯制,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小衔接更为通畅,部分超校模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集约化与规范化、条块结合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有效遏制择校问题。
四是持续强化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方面将工作重心由增量转向提质,扎实推进海南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建设。以安吉游戏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我市安吉游戏试点区(乌达区)与我市自治区第一批安吉游戏试点园、自治区幼小衔接试点园(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义务教育方面创新评价制度,强化落实考试结果评价,建立以自治区成绩监测、小升初考试成绩、中考成绩为数据依托的全覆盖式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全市3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健全“强校带弱校”管理帮扶机制,促进县域内学校持续、健康、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方面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定位,持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全市3所市直属普通高中累计研发335门课程,进一步健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
五是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乌海市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推动乌海市教育资源平台的全面架设和全线贯通,建成乌海市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了教育新技术在整个系统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的新常态。截止目前,乌海市教育资源平台已上线全市小、初、高各学段学科名优教师录制的精品课程资源2500多节,资源访问量达166万次,下载量达2.7万次。
六是进一步激发办学治校活力。充分赋予校长“四个自主权”(即招聘引进教师自主权、配置环节干部自主权、设置内部组织架构自主权和课程教学改革自主权)。明确政府“管”和学校“办”的界限,通过学校自行设立内部组织架构,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强调教师参与感与积极性,持续激发学校办学活
存在的问题: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充分。个别薄弱学校、农区学校优质资源不充足,个别老旧学校存在硬件设施使用超年限,老化、损坏等情况。各学校均不同程度存在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数量不足、面积不达标、使用率低等情况。
二是优秀教师分布不均。随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师成长通道的有效打通,名优教师比例逐年提高,但优秀教师仍主要集中于市内名优学校,导致各区之间、校际之间仍有差距。同时,优质生源流失问题仍存在,造成乌海教育生态不能良性循环。
三是学校活力释放不足。特色多样化发展还在探索过程中,“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精品”的局面还未有效形成。
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结合城镇化进程和户籍政策、二孩、三孩政策变化,及时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纳入城镇规划并严格实施。关注农区学校、薄弱学校的改造提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补齐标准化学校建设短板,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项项达标”和“校校达标”,提高设施装备的使用效益。
二是推动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化适配。统筹推动区际、城乡学校的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大区域教研”等联合办学形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建设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扩散机制,提升区际内学校的整体质量。
三是持续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历史和传统出发,对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进行总体布局,以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为主要办学类型,确定本区域普通高中学校所需办学类型,引导区域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各自确定特色建设方向,实现错位发展。
四是支持学生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强化教师培训中为学生提供适切关怀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关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向激励作用。积极落实教育评价改革,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进度不同、专长能力不同,准确判断学情,借助校际平台提供学习资源,保障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和充足性。
五是扩展特殊群体优质教育机会。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落实“一人一案”的医教结合长效机制,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品质。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