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乌海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创城情况的督查通报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519Q/2015-10084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概       述: 乌海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创城情况的督查通报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15-11-20 15:50:4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乌海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创城情况的督查通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关闭

三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

11月11日—16日,市教育局组成3个督查组,对我市50所中小学创城工作进行督查。现将督查工作通报如下:

一、    总体情况

各区、各学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时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责任到人,职责明确,措施有效,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和校园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建立完善了工作档案,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并通过学校教育向社会、家庭教育进行了辐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检查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建档不够规范、资料不完善、校园及周边环境有待改进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善。

二、    各区情况

(一)海勃湾区

1.总体情况

海勃湾区所有学校全部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测评体系准备了纸质材料,学校卫生环境大为改观,校园内、教室、功能室、活动室及校园周边等地方均有醒目的宣传板、宣传栏及宣传画,形成了较好的创城氛围。现在完成情况较好的学校有:海勃湾区二小、海勃湾区六小(档案)、海勃湾区三小、市三中、海勃湾区千里山学校、海勃湾区七小。

2.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是各学校档案材料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完全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活动的验证资料有待补充。二是档案材料整理不够规范,标准不统一。三是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内容没有突出。

3.部分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乌海市四中:办公室、楼道卫生较差,办公室物品摆放凌乱。创城工作档案欠缺。部分教室、功能室布置不符合标准。

(2)海勃湾区六小:校园周边有游商和无证摊点,校外接孩子车辆乱停情况严重,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

(3)乌海市五中:校园西墙外早晚有游商,各类车辆乱停现象较严重。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校门外两侧花池卫生较差。

(4)海勃湾区四小:教学楼墙皮脱落严重。校园周边停车较乱,校外周边环境卫生较差。

(5)乌海市二中:档案资料欠缺。

(6)乌海市实验小学:档案需要进一步补充。

  (7)海勃湾区一小:校园周边早中晚有游商和无证摊点,档案需要进一步补充。

(8)海勃湾区五小:校园门对面有游商和无证摊点。档案需要进一步补充。

(9)乌海市九中:校园北墙对面有时有游商和无证摊点。档案资料欠缺。

(10)海勃湾区八小:校园东墙有游商和无证摊点。档案需要进一步补充。

(11)乌海市八中:档案资料欠缺。

(12)海勃湾区三小:校园周边有游商和无证摊点,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没有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

(13)实验小学西校区:档案材料需要进一步规范。

(14)千里山学校:校园周边有游商和无证摊点,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5)团结小学: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校园宣传需要加强,校内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场所建设需要加强。学校档案建设及乡村青少年宫档案、制度建设需要细化。

(16)海勃湾区第九小学:校领导对创城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查。

(二)乌达区

1、材料审核情况

乌达区在创城材料准备方面采取的做法是由区教育局统一分工,各学校各有侧重准备材料。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如十三中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团结路小学的德育品牌“日行一善”。从总体上说,除十三中、团结路小学、胜利街小学、巴音赛街小学、北师大乌海附校、十六中材料准备较好外,其它学校的材料准备还不够充分。矿区学校未参加创城活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1)各学校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分工不够细致,责任不明确。基本都是按职能将有关的任务分到了相关的科室,有些学校还没有明确到具体的责任人,材料最终的汇总、审核把关也没明确具体的责任人,造成材料审核把关不严,不规范、质量不高。

(2)学校普遍在平时的公文处理上没有专人负责,缺乏专业指导,工作比较随意,这个问题在这次的检查中比较集中。

(3)各区各学校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过程,不重视材料积累,缺少总结和提炼。学校常态化工作品牌经验普遍缺乏,这次被检查的学校中只有团结路小学“日行一善”德育教育基地形成品牌工作经验。

(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健全,大部分学校体现不出如何发挥学校龙头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区平台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这方面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

(5)组织开展以孝敬、友善、诚信、节俭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存在活动主题不明确、材料整理不规范问题。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没有突出孝敬、友善、诚信、节俭四个方面的主题,图片不能明确凸显活动内容。

(6)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材料缺乏,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方面的工作安排方案,没有工作进展情况记录。

(7)大部分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及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的档案资料缺乏。

2.实地查看情况

(1)学校道德讲堂开展情况普遍不好。有的学校只开展活动没有记录,活动档案不完善;有的学校未按规定流程开展活动。

(2)大部分学校存在卫生死角,学校普遍玻璃较脏,十二中、十四中厕所卫生较差。

(3)一些学校周围还存在小商小贩、交通安全问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还不强,存在机动车自行车摆放不整齐现象。

(4)文明餐桌工作开展的不够扎实,一些学校只是贴了一些宣传画,缺少具体的工作方案。

(三)海南区

1.总体情况: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城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大多数学校师生能够熟知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校园内基本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氛围。各学校结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开展了大量富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迎接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体情况较好的学校有:市十八中、西水学校、海南区一完小、海南区二完小等。

2.共性问题:所有学校均需尽快规范和完善创城工作档案,理清思路,查找不足,并按照市教育局统一要求的格式建立纸质档案;部分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大部分学校未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文明餐桌活动和支教助学活动。

3.部分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南区一完小:教室中学生守则悬挂位置不够醒目,实验室学生守则未上墙;校园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位置不显著,缺少1块宣传牌;档案整理还需进一步规范。

(2)海南区二完小:教师职业规范未上墙;校园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缺少1块宣传牌,未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校门口没有交通标识、警示标识,厕所卫生较差;未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上网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未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3)海南区三完小:显著位置缺少2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教室里没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张贴画,个别教师不能熟知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档案中没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安排、活动记录、信息、总结;缺少“三爱”活动的安排、记录、信息、总结;缺少开展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课及师德师风活动的记录、信息,总结;缺少外来务工子女花名册和帮扶信息、总结;一年级没有开设足球课;2015年未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校园内自行车摆放无序,卫生不达标,校门口未安放警示牌。

(4)海南区四完小:档案中没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相关工作记录;没有师德师风活动的记录、信息、总结;没有外来务工子女情况登记和工作总结;学校后操场有施工垃圾,主席台后有杂物未清理。

(5)公乌素小学:校园内缺少1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校园周边没有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没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活动图片;没有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课活动记录和信息;没有师风师德建设活动的记录、图片、信息、总结;没有运用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传播主流价值的活动记录;未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未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相关活动。

(6)西水学校:校园内缺少1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校园门口警示标识不全;未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活动;档案中没有“三爱”活动信息,没有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课整体的总结,没有师德师风总结,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7)乌海市十八中:教室、楼道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档案中没有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没有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总结;校园卫生需要进一步清理。

(8)乌海市二十二中:校园内缺少1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宣传栏、橱窗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教室内学生守则未上墙,办公室内教师职业规则为上墙;校园内车辆摆放无序,校门口没有交通安全标志;未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上网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档案中没有外来务工子女工作总结,没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信息和总结。

(9)市二十三中校园内缺少1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宣传栏、橱窗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校门口、校园周边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学生上下学期间没有交警执勤。档案建设缺乏清晰的思路,须重新建立创城档案和乡村少年宫工作档案。

(四)直属学校情况

市属学校中市十中的材料比较齐全,整理规范,有学生成长记录做为特色品牌。市聚英学校的情况较好。职业学校的材料还不够规范,体育中学材料还没有整理好。聚英学校、职业学校卫生状况较差。

市一中:校园内缺少1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教室、楼道和学生宿舍楼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校园内机动车辆、自行车、电动车摆放无序,校门口东西两侧交通标识、警示标识不全。档案中缺少教师学习职业规则相关资料,缺少开展支教助学活动和党、群组织建设工作资料。

市六中:教室、楼道和学生宿舍楼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偏少;校园内车辆摆放无序;教师职业规则未上墙;未开展运用升旗仪式、成人仪式传播主流价值活动;未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档案中没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记录、图片、信息和总结;没有“三爱”活动工作安排和总结;没有外来务工子女花名册和工作总结;没有体质健康标准课程计划;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资料不全,没有2015年开展学校道德讲堂活动资料。

市蒙古族中学:校园内师生机动车、自行车摆放无序;未按照测评体系的具体要求建立创城工作档案,需重新梳理建档。

市特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没有总体方案,活动记录欠缺;档案中没有“三爱”活动工作安排;没有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课的安排、记录、图片、信息。

三、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认识。各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创城工作,要将创城工作与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创城工作的效果。

2.健全规范创城工作档案。各学校要抓紧时间进行归档建工作,做好材料补充、收集、整理工作。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工作有效结合,突出活动的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消灭卫生死角,确保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4.加强和城管、交通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校外游商、交通等影响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的治理。

5.加强创城氛围的营造。通过微信、报纸、宣传单等方式做好对学生、教师创城工作成效及意义的宣传,并以此带动家长和社会支持理解创城工作。

6.推广创城先进经验。各区要组织本地的学校到创城工作完成较好的学校进行参加学习交流,吸取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要对创城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扬学习。

7.加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各学校要利用开展创城工作,对本单位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同时要注重管理细节,实现学校管理的精细化。

8.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学校创城工作的督查,要求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到位,整改效果明显。

上一条:

下一条: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