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519Q/2022-05321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教育局 信息分类: 提案建议
概       述: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20-07-30 16:43:43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7-30 16:43:43 作者:教育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乌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乌教复字〔2020〕11号

  

                                       【办理结果:A】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8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

  

张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进优质化网络教学资源》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以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市工作方面,乌海市教育局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完成《乌海市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修订工作和制定《乌海市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部属师范类院校及原“985“院校、国内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大学毕业生)给与20万元购房补贴。二是利用网络面试等措施,率先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更好的完成人才引进计划,以疫情影响各地人才引进工作处于暂停状态为契机,在全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中率先开展网络面试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二类人才”(原“985”院校、部属师范类院校及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和“三类人才”(原“211”院校、国内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生及省级重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共开展3批次网络面试,引进高层次人才77人,其中“二类人才”42人,“三类人才”35人。引进人才中“二类人才”年度引进数量达到历史新高,下半年计划继续开展赴六所部属师范类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人才工作将侧重于引进“二类人才”。三是深化“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执行落实。严格落实“一个意见、两个办法”考核机制,督促各区、各学校组织开展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全市中小学(不含民办教育、幼儿园、学院教师)一线教学岗位教师4144名开展考核工作,最终获得岗位绩效奖励的为3715人,未获得429人。其中获得岗位绩效奖励最高可拿到4000元左右,最低为300元左右,真正做到了“多劳多得,优教优酬”。

  二、关于加大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优秀教师待遇,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乌海市教育局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启动第三批(最后一批)“高职未聘”教师职称兑现工作,为39名副高级教师兑现职称待遇,并完成中初级教师职称聘岗工作(涉及282人)。二是在市直属高中选聘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员,共选拔4学科教研员,下一步继续选优配齐各学科教研员。三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及市委、政府加强教师、校长、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教研员队伍现状,以考察调动的方式选拔了4名优秀教师,补充到教研员队伍,为全市教研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下一步,继续开展剩余学科选优配齐工作。四是为进一步深化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强化鲜明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示范引领作用,打破过去职称评聘“终身制”,起草制定了《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三年评优同时2年评估,建立严格的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和公开、竞争、择优的工作运行机制,目前已完成两轮针对不同层面的意见征求工作,下一步将吸纳、整合不同意见,并报相关部门审核。

  三、关于与先进省市进行教育教学交流,运用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将全国的名师请进课堂,共享教育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目前,乌海市教育局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全市中小学教师集中购买了“学科网”、“东师理想”等数字教学资源,这些数字教学资源都是由全国的名优教师主讲的课堂实录或微课,教师广泛运用这些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二是疫情期间,乌海市教育局先后向全市中小学教师推送了教育部、河南、西安等省市的课程资源,推荐部级“一师一优课”资源2万节,各地名师资源300多个,为广大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三是将邀请到乌海讲学的专家名师讲课视频录制下来,放到乌海教育资源平台上,供全市的广大师生回放学习。下一步,乌海市教育局将继续通过互联网引进区外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的系统性优质教学资源或课程,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升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

  乌海市教育局近几年一直非常重视与先进省市进行面对面教育教学交流,一是每年都邀请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知名校园长,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来乌海,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和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培训、高考备考策略经验交流等培训,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学习,部分学生也参与其中,体会学习同一学科的不同思维角度。二是邀请高校教育理论专家、全国德育专家、心理教育专家、知名学者走进乌海讲学,进行专题培训,充实教师教育理念,为其教育教学开展奠定扎实基础。三是采用“走出去”模式,例如千名班主任培训工程,派出乌海本土班主任去到教育先进地区的优质学校跟岗研修。

  四、关于运用大数据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工作。乌海市教育局已从2019年8月开始,对我市3所普通高中2019学生开展为期三年的增值评价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教学方面,近几年,我市的初高中学校已普遍使用智能组卷系统和网络阅卷系统组织考试和批阅试卷,教师通过成绩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五、通过此次疫情期间大规模、长时间的线上教学,全市中小学教师已经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瞩目、钉钉、云视讯等网络直播平台和数字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网络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并且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线上教学方法和经验,如部分学校利用“网络直播+资源推送”建构实施“双师课堂”,一中、六中、二中等学校组织了各年级的线上考试,十中、二中、九中等学校在复课后,教师仍利用网络直播对尖子生、临界生、差生进行线上教学辅导,其中乌海市二中和海勃湾区八小的应用案例还被自治区电教馆推荐在全区进行宣传推广。

  针对此次线上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教师普遍对线上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特点缺乏研究,线下教学线上化,无法有效监管学生学习行为导致线上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乌海市教育局已要求各级教研部门和各学校在总结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近年来,我市也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和完善教育教学设施,特别是学校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634万元,用于校园网改造、多媒体和计算机终端更新、“同频互动课堂”、“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创客教室等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目前,乌海教育城域网已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及教育行政单位,网络主干带宽达到20G,70%的学校接入城域网带宽达到10G。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互联网接入率、班班通多媒体配备率均达到100%。全市中小学“同频互动”录播教室实现100%全覆盖,全市有6所中小学的26个教学班配备了“智慧课堂”(即平板课堂)系统。建成了乌海市教育资源平台,目前,乌海市教育资源平台已上线我市部分优秀教师录制的涵盖小、初、高主要学科的同步课程资源1800余节,初高中复习备考专题视频300多个,专家讲座和安全法制教育资源32个。同时为全市中小学教师集中购买了“学科网”、“东师理想”等数字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师运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的需求。

  今年,我市还计划建设乌海教育云平台,完善1—8年级主要学科的同步课程资源建设,为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提供体系化的数字教学资源。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帮助。

  

  分管领导:肖西田

  联 系 人:党向东

  联系电话:0473-3018820

  

  2020年7月24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