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27日,在呼和浩特师大附中举行了“2011年名师大讲堂走进呼和浩特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思想报告会”,乌达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15名校级领导、环节干部赴呼和浩特参加了此次活动,聆听了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关于“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和务实运用”的专题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德育处处长孙学策关于“德育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和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景浩关于“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报告。
魏老师无时不在讲教育,但无时不是在讲人生,讲生命的哲学。魏书生用他那妙趣横生的语言向与会者讲述了他的“一大点(松、静、匀、乐)、两小点(民主与科学)和三个守住(守住中国的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和守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同时建议千千万万的老师们要始终做到“三个守住”,即:守住传统,守住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成功教育经验,守住自己。他还说,从孔夫子传下来的、中国教育界沿用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方法一万年后仍然管用,“教”就是要做到十六字,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也要做到十六字,即“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师们要守住这些传统和常识,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要被目前流行的这个“全新概念”那个“后现代主义理论”所迷惑。
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起草人孙学策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德育教育报告会。孙老师说,教书育人的含义就是,教书是途径,育人是目的,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他从五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德育的理念。第一方面:要明白德育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第二方面要从基础抓起。不妨碍别人是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助人为乐是最高境界的道德要求;第三方面是中小学德育教育要从小处着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把目标定的太大,空喊口号,要从学生身边的一些小事抓起。第四方面要抓实。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要求真务实。第五方面就是要贴近学生。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要教育学生学习生存的技法,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自己的生命。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校长张景浩谈到什么是自尊和教育。“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但其中的认可程度是有区别的,于是就有了自信心的概念。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就是使人变化;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变化,教育即发展。张校长从“贴标签”和“天平理论”、要永远坐前排、从“饿死”的梭鱼想到的等通俗易懂的道理,道出了 “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扬起自信的风帆。”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