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市内动态
市教育局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 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作者:教育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乌海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  一、工作现状

      一是推动信息化基础环境明显改善。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专网,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70%的中小学实现有线网络万兆入校,百兆到班,20%的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全市中小学75%的教学班配备了新型智慧黑板。建成乌海市教育教育资源平台、同频互动课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市中小学视频监控、中小学幼儿园新生入学报名等8个应用系统,实现在教学、评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关联、交换共享

      二是互联网+教育应用不断深入。全市中小学利用同频互动课堂开展名师网络课堂、互动教研活动,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高中学校与川渝名校合作开设云班,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本地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断探索和总结线上教学有效模式,线上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三是师生信息素养稳步提升。大力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全市中小学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到100%,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率达到98%。实施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累计培训教师1万人次。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活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

   二、 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管理者对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应用引领能力不强,重建设、轻应用的观念未能切实转变,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教育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以及智慧校园环基础境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三、下一步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加强教育专网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实现各类教育应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对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及校园安防、公共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优化数字资源服务供给。完善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名师效应和团队力量,建设覆盖中小学各学科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体系,与国家、自治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扩大名师、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持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施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创新应用能力。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高质量开设信息科技课程,普及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赛事和交流评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