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受价值取向多元化、媒体信息广泛复杂、独生子女教育经验缺乏和升学就业压力大等多种因素影响,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充分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市教育局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心理健康课,实现了心理健康课教师、教材、课程“三落实”。二是全市中小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点对点、点对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并不断探索专业化的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强化家校网络建设,注重家庭教育辅导,通过家长学校、心理辅导课,家校联系制度,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引导家长科学家教,形成青少年心理教育合力。市教育局还通过乌海教育微信进行家教知识宣传。四是开展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各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社团,通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五是积极开展心理教师培训。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依托,开展心理教师专业培训。鼓励全市专任教师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现直属学校近400名教师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六是强化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七是建立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操作、交流与合作、探究)、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四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部分学校、幼儿园还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八是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市教育局协调公安、城管、卫生、工商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