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KAO-021-00-03-02-000-2016-004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6年04月13日
  • 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 努力开创──记乌海市海勃湾区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3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年来,海勃湾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自治区、市一系列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坚持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按照“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突出主体,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扎实落实工作安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涉及面广的特点,成立了海勃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局领导班子总牵头,各科室按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坚持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局总体格局统筹考虑,做到同规划。在研究、解决教育工作时,注重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做到同推进。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对全教育系统工作的考核范围,做到同考核。

    二、更新育人理念,创新工作方法

    在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教育局制定并实施了《海勃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成立了海勃湾区德育工作室,举行德育工作现场会,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规范化、系列化、程序化、科学化、社会化,把此项工作落小、落细、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恒常、恒久、恒新。

    三、紧扣主题、抓住重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声有色

    (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思想内涵建设

    1.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校园宣传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宣传标语无处不在,营造了浓厚氛围,使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内化于心。

    2.抓好结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研究,利用德育现场会,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

    3.着力融入,引导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校园文化、课外实践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二)以德育工作室和德育现场会为交流平台,逐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为了加强海勃湾区德育工作内涵建设,为各中小学、幼儿园构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共享德育经验。成立了海勃湾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室,并举行了文明礼仪、家校共建、合作办学、心理教育等研讨活动。每期与会人员涉及29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德育干部近100余人。每期的德育工作室都像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既给德育工作者们补充了知识上的能量,又增添了精神和心理的调节与放松,让大家在身心愉悦中汲取营养,同时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思自己的工作。

    2.德育现场会已在教育系统形成届次。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通过召开德育现场会,总结了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经验,各校、园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促进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三)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主线的德育活动扎实有效

    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文明礼仪教育年,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举行礼仪比赛。2014年,各校以第一期德育工作室——文明礼仪培训为引领,结合各自实际,将学礼仪、知礼仪、践行礼仪融入教育活动全过程。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养成好习惯。开展“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活动,发放宣传倡议书,“文明餐桌行动”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倡导勤俭节约之风。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征集“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活动。同时,各校还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争当文明乌海人”、“排队日,我排队”“文明在我心,礼仪伴我行”、“文明交通伴我行”等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此外,各校传统活动扎实开展:三月学雷锋、四月份的诚信、五月份的劳动实践月等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二小、三中的“跳蚤书市”、一小的“我是生活小达人”、”五小的“爱心义卖”、和平街学校的“家乡文化大搜索”等实践体验活动、二中与三小的“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更是流光溢彩。

    (四)以提高学生个性发展为重点的社团文化不断发展

    各学校成立了舞蹈、管乐、合唱、主持人、美术、书法、科技、英语、棋类、田径等兴趣小组(小队、团),定期开展活动。实验西校舞蹈队排练的“乐在书中寻”、六小“天天向上”、三小合唱队排练的“为祖国绽放”等节目先后参加了市、区比赛,均受到好评。区一小、四小、五小、和平街学校、实验小学在全市礼仪展示、鼓号队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此外,学生通过社团学习传统文化,如剪纸、京剧脸谱绘制、木刻、扇面伞面手绘、草编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豪情和自豪感。

    (五)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推陈出新

    1.积极拓展了主题教育活动,三月份的“学雷锋、树新风、献爱心”志愿服务月活动、九月份的“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教育主题鲜明,教育效果显著。

    2.各学校普遍设立了有主题、有特色的文化走廊、班级文化建设、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等窗口,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3.逐步加强了德育阵地建设和基础建设。每年培训和选拨一批国旗队员,完成每周一的主题升旗仪式;学校都组建了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示范监督岗、红领巾礼仪队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四是抓好仪式活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各校认真组织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好开学第一课。各校从开学第一天就全面步入正轨。

    (六)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的传统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春节前夕,组织各校开展文化搜索、猜谜、书法等文化活动,增强节庆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清明节前后,组织广大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参与 “网上祭英烈”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国庆节前,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全区约2万余人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等网站,参加了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都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

    (七)以品牌活动为依托培育文明少年

    1.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我爱海勃湾”童谣征集活动已举办三届,征集到的童谣作品涵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民族地方特色的、倡导勤俭节约等内容。

    2.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为发挥未成年人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海勃湾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三届。

    3.开展经典诵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利用早读、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会课等时间,贯穿渗透经典诵读教育,组织开展诵读比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各种载体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4.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并将活动录影报送自治区参加全区歌咏比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5.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中小学通过组织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班(团、队)会以及征文、摄影、演讲、手抄报、书画、读书、文艺汇演等竞赛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坚定人生信仰,积蓄成长力量。通过“中国梦、书香伴我共成长”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中,与书为伴,感受对中国梦的理解,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影响激励广大青少年从小立志,心中有梦、勤于追梦、敢于圆梦。今年六一,教育局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海勃湾区2015年教育系统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围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我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进校园”、“环保我先行”等特色活动和中小学、幼儿园的亮点为展示内容。展示了书法、木刻、国画、京剧脸谱制作、剪纸、科技等教育成果及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健康向上,贴近少年儿童实际的文艺汇演节目。向全区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让他们度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六一。”

    (八)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活动。

    各校通过升旗仪式、黑板报、手抄报、广播站、班队(团)会、演讲比赛、故事比赛等向广大师生讲革命故事,深化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学雷锋志愿活动”、“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以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着力抓好三项经常活动:洒扫应对,教孩子待人接物;认星争优,引导孩子自我提升;日行一善,用实践养成道德心。开展四项集中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网上祭英烈”,“六一”期间组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七一"期间组织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十一”期间组织网上向国旗敬礼。

    四、丰富载体、完善设施,不断促进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

    1.积极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任务, 目前,我区已建成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少年宫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功能,壮大校外志愿服务队伍,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

    2.采用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咨询方式,积极宣传引导,着力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坚持防患于未然。在媒体宣传、社会宣传上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校内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取得了良好效果。

    3.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教育基地,有效服务未成年人,多方联系,加强基地、场馆等校外活动场所与学校的双向联系,促进公共场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打造青少年益德益智的第二课堂。

    五、净化环境、规范管理,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牵头组织综合执法、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从严查处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清查取缔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出版物商店及兜售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坚决取缔了在学校周围200米内开办网吧、电子游戏场所、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强化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在校园附近,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好上学、放学时段校园门口道路交通秩序,做好了“学生安全通道”工作。

    六、结对帮扶、多方关爱,为未成年人提供温馨的成长环境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各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扶留守儿童活动,与留守儿童一起过节日,为他们送去书包文具,辅导他们学习等。组织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组织教师志愿者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上一条:

    下一条: